为厚植青年学子乡土情怀,搭建反哺家乡、服务社会的实践平台,今年暑期,黟县西递镇积极响应号召,精心组织开展“家燕归巢”返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。据了解,该活动以各村“阳光之家”为主阵地,聚焦青少年成长需求与乡土文化传承,共吸引8名“归巢家燕”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、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。
心系桑梓,归燕反哺润新苗。 这个暑假,一群从家乡飞出去、学有所成的“家燕”们纷纷归来,主动投身于“阳光之家”的志愿服务之中。志愿者胡涛坦言,“用所学知识守护家乡弟弟妹妹的安全,让他们在阳光下自由奔跑,就是我们最朴素的愿望。”像胡涛一样的8名志愿者,他们不仅耐心细致地为小学生们辅导暑期作业,更将守护孩子们安全成长视为己任。通过精心设计的互动游戏和情景剧,将防溺水知识变得鲜活易懂,让反诈意识如种子般在幼小心灵里悄然生根。
匠心传承,乡土文化绽新颜。 西递镇邀请经验丰富的“土专家”“老叔伯”,开设富有地方特色的非遗课程。在剪纸课堂上,巧手翻飞间,一幅幅精美的“徽州民居”图在孩子们手中初具雏形;在徽文化小讲堂里,古建风韵、商帮传奇、孝文化故事,让自豪感在孩子们心中油然而生。
薪火相传,青春赋能焕新彩。夜幕降临,百米长龙蜿蜒游走在西递村的各个角落,志愿者也深度融入“板凳龙”这一气势磅礴的民俗盛事。他们不再是旁观者,而是化身传承的新力量,与乡亲们一同肩扛手舞,让蜿蜒的龙灯在铿锵鼓乐中腾跃生姿。志愿者雀跃追随的身影,正是文化血脉悄然浸润的生动写照。青年一代的倾情投入与守护,为这项承载千年乡土深情与集体精神的古老民俗,注入了蓬勃的青春活力,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。
从守护安全的知识传播,到启迪智慧的文化传承,再到融入血脉的民俗共舞,“家燕归巢”的青年志愿者,正用热忱与行动诠释着对家乡的深情。他们如同一盏盏灯火,照亮了乡村孩童的求知路,也点亮了传统文化赓续的薪火。这片土地不仅以丰厚的底蕴滋养了游子的成长,更因他们的归来与奉献,焕发出新的生机与希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