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:首页 > 资讯中心 > 工作动态

黄山市优秀家风家教故事⑦丨王玲:积德行善传家风

发布日期:2025-11-25 08:56信息来源:市妇联 阅读次数: 【字体:   收藏

开栏语


家风,是一个家庭绵延在血脉中的智慧;家教,是一个家庭凝练在言行里的规矩。为传播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,让浸润在黄山秀美山水间的优良家风得以广泛传扬,黄山市妇联特推出“黄山市优秀家风家教故事专栏。

专栏将集中展播本次征集遴选出的20篇优秀作品。我们期待通过这些浸润真情与智慧的文字,带领大家走进一个个黄山家庭,聆听他们的寻常与不凡,感受他们在传承优良家风、探索科学家教方法中的生动实践、温暖瞬间与宝贵思考。

图片


王玲

积德行善传家风


我,来自歙县。我的家风凝结成四个字:“积德行善。”这四个字像一束光,从母亲苦难的童年照进我们二十多口人的大家庭,成为刻在血脉里的传承。

苦难铸就的坚韧底色

母亲八岁丧母,背着襁褓中的妹妹、牵着两个弟弟,在挣工分的岁月里撑起半个家。校长曾惋惜她是“读书的好苗子”,却因要照料太姥姥和年幼的舅舅小姨,不得不放弃重点中学的机会。这份遗憾化作她对子女的执念 —— 哪怕借钱、省吃俭用,也要供六个孩子读书。最终,四个孩子考上大学,最小的我也成为教师,母亲用一生的牺牲让“知识改变命运”的信念生根。


善行如光:从邻里到家庭的温暖传递

邻里间的热忱援手:母亲手巧,总为邻居免费裁剪衣服、制作鞋样,对眼花的老人更会亲手做好送上门。记忆里,她的缝纫机声总伴着邻里的道谢声,“有求必应”是她给“善” 的第一个注脚。

婆媳间的宽容孝道:年轻时被奶奶举着扫帚追打,母亲却在奶奶卧床时,把稀缺的软食第一时间送去。她讲起“婆媳战争时云淡风轻:“过日子哪有不磕碰的?”这份不计前嫌的孝顺,让奶奶晚年依赖她胜过亲女。

育儿中的原则坚守:我偷采邻居薄荷回家,母亲勒令我送还道歉,扯着耳朵说:“便宜可以捡,但品德不能丢。” 她的严厉让我明白:善的前提是正直,纵容错误才是对孩子最大的恶。

以和为贵:家庭这艘船的掌舵智慧

父亲做会计常年忙碌,母亲独自拉扯六个孩子,却从未与父亲红过脸。姐姐远嫁绍兴与姐夫争吵,母亲在电话里劝她:“男人扛着家,你得看见他的难。”她教我体谅婆婆,如今婆婆逢人便夸:“儿媳比亲女儿还贴心。”在她的调和下,二十多口人的大家庭从未有隔夜仇,和睦是最寻常的光景。

福报自来:岁月沉淀的甘甜

如今父母年近八十,种满蔬菜果树的小院里,常聚着回家探望的子孙。子女在各自岗位扎根,孙辈们懂事孝顺。母亲常说:“当初吃的苦,都成了现在的甜。”或许真正的福报,不是富贵加身,而是一家人在“积德行善”的航道上,活成了彼此的光——就像母亲当年,用自己未圆的读书梦,照亮了我们整个人生。

这没有成文的家训,却比任何格言都更鲜活:善是邻里间的举手之劳,是家庭里的包容忍让,是育人时的底线坚守。当母亲的白发与菜园的绿意相映,我忽然懂了:所谓家风,不过是普通人把“善”字,写成了一生的故事。